“同志,我从外地迁来本县,医保应该怎么续交?”“我想开个小卖部,需要准备哪些资料?”日前,红河县纪委县监委督察组深入政务服务大厅对服务窗口工作人员进行了一场特殊的“测试”。
这是红河县纪委县监委推行“体验式”监督,专项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该县纪委县监委聚焦行政审批行业、系统和窗口部门,特别是密切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行业,探索开展“体验式”监督。通过以普通群众身份体验业务办理,从群众的角度发现问题纠正偏差,推进红河县政务环境不断优化。
“近距离、可视化、可感知的‘体验式’监督是对常规监督的有益补充,能够发现例行监督检查中难以发现的问题。”该县纪委县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相关负责人介绍,督查组不打招呼、直插监督现场,通过实地察看、现场咨询、模拟办理、访问群众等方式,查看窗口工作人员出勤到岗、服务态度、办事效率等情况,了解服务窗口是否存在“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及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庸懒散慢拖等不正之风,是否做到政策“一口清”、业务“一次性告知”,着力发现相关行业和职能部门在落实党和国家政策、执行群众纪律等领域的各类表现和问题线索。
找准“病灶”,靶向治疗,确保整改落实到位才是最终目的。针对“体验式”监督中发现的问题,县纪委县监委通过下发意见建议书等方式点出病灶及漏洞,提出整改意见及期限,定期开展“回头看”,以“建账、对账、销账”的方式,确保意见整改落到实处,有效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助推窗口服务单位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截至目前,该县纪委县监委已开展“体验式”专项监督2次,发现问题10个,提出整改建议10项。
“事实证明,抓问题越具体,工作就越聚焦、越深入,越能出成效。以监督执纪监察工作的实际成效体现监察全覆盖的改革效能,用监督调查处置的具体措施捍卫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该县纪委县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在积累经验的基础上,提炼工作方法,进一步规范、细化开展“体验式”监督的内容、途径、流程,明确工作纪律要求,提升监督质量和准确度。(师燕芳)